首页 研究队伍 人才库

  • 姓名:陈果
  • 性别:
  • 专家类别:研究员/优青/青促会
  • 学历:研究生毕业
  • 电话:025-83332056
  • 传真:025-83332091
  • 职务: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副主任
  • 电子邮件:guochen@pmo.ac.cn
  • 所属部门: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
  • 通讯地址:(210023)南京市栖霞区元化路10号

    简  历:

  • 1985年11月生于重庆,现为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副主任。2008年于南京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14年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曾赴德国马普天文研究所博士生联合培养,在西班牙加那利天体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担任《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中英文版)青年编委,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系外行星大气观测与特性刻画研究,在系外行星大气成分探测、高层大气加热观测证据以及环流观测特征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截至2025年6月,已在ApJL、A&A、MNRAS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总引用270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青年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

    社会任职:

    研究方向:

  • 系外行星大气刻画,系外行星探测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代表论著:

  • (1)基于GTC、P200等地基大口径望远镜,系统开展低分辨率透射光谱普查,首次在系外行星大气中发现疑似锂元素特征,实现多颗热木星大气中钠、钾、氧化钛、氢化物等组分的首次探测,并通过碱金属压力致宽线翼特性,证实至少两颗热木星存在晴空大气区域(Chen et al. 2017; Chen et al. 2018; Chen et al. 2020a; Chen et al. 2021; Chen et al. 2022;Kang, Chen*, et al. 2024; Jiang, Chen*, et al. 2024)。
    (2)采用高分辨率光谱技术,实现热木星大气组分多普勒位移的高精度测量,首次观测确认相对低温热木星透射谱中的氢巴尔末吸收线,揭示高活动性宿主恒星强紫外辐射驱动非超热木星大气高层加热机制的重要观测证据(Chen et al. 2020a;Chen et al. 2020b; Yang, Chen*, et al. 2024a)。
    (3)发展适用于时变高分辨率透射谱分析的通用方法,利用凌星期间的高分辨率红外透射谱,首次在超热木星夜侧探测到水蒸气发射特征,揭示该行星大气夜侧存在逆温结构,表明其具备高于预期的热量传输效率(Yang, Chen*, et al. 2024b)。
    (4)利用地基光学-近红外多通道成像设备,率先对热木星凌星次食现象开展测光观测,在J、H、K等近红外波段成功探测到热木星阳面大气的热辐射信号,成为地基观测刻画热木星阳面大气热结构的早期代表性工作之一(Chen et al. 2014a; Chen et al. 2014b; Chen et al. 2014c)。
    (5)发表论文详见:https://ui.adsabs.harvard.edu/public-libraries/Dfu0EmfuQda4VCBfHKwsnw

    专利申请:

    获奖及荣誉:

  • 2013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
    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毕业生” 荣誉称号
    2014年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
    2015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8年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优秀青年人才奖
    202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202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