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紫台科研人员对奇特X射线爆发事件Sw 1644+57的研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2011328Swift卫星探测到了X射线爆发事件Sw 1644+57,最初被认为是一次普通的伽玛射线爆发并被命名为GRB 110328A。但这个观点很快被摒弃,因为该爆发在几天内至少四次触发Swift卫星的BAT探测器,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段内()其X射线辐射具有快速的光变,且流量没有明显的衰减(红移为0.353,对应的X射线平均辐射光度高达)。这些奇异行为在以前伽玛暴的观测中从未被观测到,因而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及公众的广泛关注,例如:美国宇航局对此奇特的爆发事件进行了专题报道(http://www.nasa.gov/topics/universe/features/star-disintegration.html,已有多篇关于该事件的观测研究论文投往NatureScience。这些反响表明Sw 1644+572011年最具轰动效应的重大天文发现之一。

中科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的邵琅、张富文博士后在范一中、韦大明研究员的指导下及时地对Sw 1644+57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个暴爆发后0.1天内的X射线辐射特征与一些伽玛暴,例如GRB 090417B,很类似,尽管后期X射线辐射行为极为不同(见图1)。他们还详细地分析了现有的主流伽玛暴理论模型,发现都不能解释长达数十天的剧烈变化的X射线辐射,进而支持了“超大质量黑洞潮汐撕裂恒星”这一模型。他们还进一步指出Sw 1644+57中的相对论性外流体应该是磁过程驱动的。对于普通的伽玛射线暴,其中心引擎一般认为是一颗恒星级(也就是几倍到几十倍太阳)质量的黑洞;但Sw 1644+57的中心黑洞的质量约为太阳质量。Sw 1644+57GRB 090417B在爆发最初的0.1天内X射线辐射的相似性表明“质量极其不同的黑洞可以产生很类似的X射线爆发”,其根本原因可能是“这些爆发事件的中心引擎的能量提取机制及后期的能量耗散机制相同或类似”。这个工作得到了审稿人的高度评价,在3个星期内就被ApJL(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接受,现已在线发表,是国际主流学刊对Sw 1644+57这一重大爆发事件最及时的正式报道。文章作者为邵琅,张富文,范一中(通讯作者)和韦大明,全文见http://iopscience.iop.org/2041-8205/734/2/L33

1: GRB 110328A与其他伽玛射线暴的X射线辐射在当地坐标系的比较

(中科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供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