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研究部 >> 南极天文和射电天文研究部 >> 大视场巡天科学研究团组

大视场巡天科学研究团组

  大视场巡天团组面向大视场光学近红外图像巡天(国内CSST、WFST,国际EUCLID、Roman/HLWS、LSST、HSCLS等地面和空间图像巡天计划),开展银河系和河外天文学科学研究,以星系生态系统为核心研究对象,涉及微观气体形成恒星过程到宇宙大尺度结构中物质循环,探究从宇宙婴儿时期到今天不同时期的星系的物理性质分布和相关规律,理解星系中气体吸积、恒星形成、恒星和活动星系核反馈、星系并合、环境效应等物理机制和过程如何驱动星系演化。

代表性研究成果介绍:

  1)星系恒星形成活动相关规律随红移演化研究进展。基于Spitzer红外等深场观测,重建了z<1的星系的平均恒星形成率和质量的关系;测绘出星系中恒星形成活动呈现的降序演化(Zheng et al. 2007, ApJ, 661, L41)。揭示恒星形成活动主要发生于蓝星系中,而星系恒星质量增长主要发生于“红序”星系之中,指出星系演化过程中不断有蓝星系终止恒星形成活动,快速演变成“红序”星系(Bell, Zheng, et al. 2007, ApJ, 663, 834);星系中恒星形成增长与黑洞吸积增长不同步(不同事件,不同时期)(Zheng et al. 2009, ApJ, 707, 1566)。

  2)发现星系恒星形成活动主序标度律的新特征。活动星系的恒星质量与恒星形成率的正相关关系被称为“主序”关系, 我们发现近邻和遥远宇宙中“主序”关系的弥散程度随星系的恒星质量变化,中等质量处弥散小,大质量处弥散大。这一发现揭示不同质量星系中影响恒星形成活动的主要物理机制存在系统差别, 大质量星系中AGN反馈、星系核球的存在是影响星系恒星形成的主要因素;小质量星系中恒星反馈对弥散影响变大(Guo, Zheng & Fu 2013,ApJ,778,23;Guo, Zheng et al. 2015,ApJ, 808, L49; Pan, Zheng et al. 2016, ApJ, 819, 91; Pan et al. 2017, ApJ, 834, 39;  Katsianis, Zheng et al. 2019, ApJ, 879, 11)。  

  3)对100亿年前(z=2.24)宇宙中恒星形成星系性质研究进展。通过窄带测光方法,研究z=2.24恒星形成星系的性质,揭示正午时期的宇宙中近半星系发生并合;指出Ha光度函数与恒星形成星系质量函数同形;尘埃消光与Lya光子的逃逸比例反相关,紫外电离光子主要来自于小质量的恒星形成星系的贡献(An, Zheng et al. 2014, ApJ, 784, 152; An et al. 2017, ApJ, 835, 116)。

  4)星系并合及演化研究进展。 我们发展一套新的非参数化Ao-Do方法,测量星系外围星光分布的不对称度和偏心度,证认形态不规则和处于并合状态的星系;这一方法在寻找有长潮汐尾的并合星系方面最为有效,可应用于LSST、EUCLID和CSST等大规模图像巡天(Wen, Zheng & An 2014, ApJ, 787, 130); 将该方法应用于COSMOS巡天HST数据,证认出最大的长潮汐尾并合星系,发现这类并合星系在所有主并合星系中的比例达到近一半,表明并合星系的轨道参数等并非随机分布,与其在环境中排列有关(Wen & Zheng 2016, ApJ, 832, 90);系统分析给出长潮汐尾结构并合星系的特征分布(Ren et al. 2020, MNRAS, 499, 3399)。

  5)发现星系尘埃遮蔽度(IRX)的普适标度律。 研究星系中尘埃如何遮蔽恒星形成活动的规律,是精确测定星系物理参数、理解星系恒星形成和化学演化的关键。我们发现星系尘埃遮蔽度与星系恒星质量不相关,颠覆此前星系质量是决定尘埃遮蔽度的主导因素的认识;尘埃遮蔽度由恒星形成率、星系尺度、金属丰度和倾角共同决定,可由多参数函数描述,金属丰度起到关键作用。这一恒星形成星系的尘埃遮蔽标度律具有普适性,近邻和遥远星系均遵循。这一发现解决了星系演化领域的中小质量恒星形成星系“尘埃遮蔽无演化疑难”(Qin, Zheng et al. 2019, MNRAS, 485, 5733; Qin, zheng et al. 2019, ApJ, 1909.13505)。  

  6)高红移宇宙大质量原星系团研究进展。利用同一区域多个类星体光谱中记录的同一红移莱曼阿尔法(Lya)吸收群探测方法,并基于近红外Ks宽带和H2S(1)窄带深度图像观测,成功遴选并证认出两个z=2.24处的很可能孕育着原星系团的超大质量的致密结构BOSS1244和BOSS1542。证认出244和223个发射线天体,其中Hα发射线星系(HAE,约占80%)所示踪的密度结构揭示:BOSS1244的子结构中右下方致密子结构的密度因子超过20;BOSS1542是迄今发现的首例z>2、延展尺度达50Mpc的巨型纤维状结构 (Zheng X. Z., et al. 2021, MNRAS, 500, 4354; Shi D.D. et al. 2021, ApJ, 915, 32)。在这两个原星系团致密区域外围,发现极端星暴星系聚集的观测证据,与原星系团吸积区域会形成激波,有效增强气体聚集甚至星系并合,从而触发大规模的星暴活动的理论预期一致( Zhang Y. et al. 2022,MNRAS,512, 4893)。

团组发表论文列表见:https://ui.adsabs.harvard.edu/public-libraries/noVleqqwSCePvGrYZ8AyhQ

团组近期研究内容:

  一、高红移致密环境中星系性质研究。利用CFHT、MMT、LBT、JCMT、HST等望远镜,搜寻z~2-3时期的高密度区域证认原初星系团,研究其中星系的性质,探究这一时期高密环境如何影响星系吸积气体、恒星形成(促进or抑制)和结构演化?原初星系团中心区域大质量星系有什么样的特征,如何演化成近邻大质量星系团中的brightest cluster galaxies (BCGs)?不同环境中的成员星系性质有何系统差别?  

  二、星系恒星形成、结构、ISM演化研究。分析宇宙早期至今不同时期星系恒星质量、气体含量、金属丰度、尘埃消光、恒星形成和结构等物理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星系特征演化的规律和关联,结合星系理论模型,揭示星系气体吸积、恒星形成、化学增丰和结构演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和物理过程,增进对星系形成和演化的认识。  

  三、开展近场宇宙学研究。中科大-紫台2.5米大视场巡天望远镜(WFST)于2019年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底建成,用于开展北天最高灵敏度时域巡天,将提供北天球r<25等恒星和星系高精度位置和u,g,r,i,z多色测光数据,预期在时域天文、太阳系天体和近场宇宙学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利用归档大规模巡天数据开展银河系星族、结构和形成历史、近邻宇宙矮星系、低面亮度星系等科学预先研究,培养研究队伍,支撑WFST巡天科学产出重大成果。

  团组成员有郑宪忠(首席研究员, xzzheng@pmo.ac.cn)、房敏(研究员,mfang@pmo.ac.cn)、潘治政(副研究员, panzz@pmo.ac.cn),刘文浩(副研究员、whliu@pmo.ac.cn),谈清华(副研究员,qhtan@pmo.ac.cn)、马红君(助理研究员, hjma@pmo.ac.cn)、师冬冬(博士后、ddshi@pmo.ac.cn)、覃建波(博士后、jbqin@pmo.ac.cn)和博士、硕士研究生约10人。欢迎物理和天文专业本科生报考紫台研究生,加入我们的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