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成果 >> 概况

科研成果

  2022年,紫台共发表科技论文298篇,其中国外发表266篇、SCI论文257篇,第一单位论文169篇,第一单位SCI论文136篇。专利授权数17件,其中发明专利15件。

主要科研项目进展:

  “夸父一号”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于10月9日成功发射,科学应用系统通过预验收,12月13日发布首批科学图像,实现了多项国内外首次,在轨验证了有效载荷的观测能力和先进性;

  “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在轨运行第7年,累计获得120多亿个宇宙线事例;

  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高灵敏度太赫兹探测模块鉴定件研制通过总体复合评估;

  MASTA项目完成关键技术攻关,进入工程实施阶段,望远镜进入量产,软件进入工程化开发阶段,科学应用研究持续推进,两站址基建初步完成。

重要科研成果:

  “悟空”号卫星探测发现宇宙线硼/碳比能谱新结构,挑战经典的星际介质湍动理论;

  利用惰性双希格斯粒子用暗物质模型成功解释W玻色子超重现象;

  首次精确描绘了晚型星所示踪的太阳附近和距银心最近的银河系旋臂结构;

  在660GHz超导SIS隧道结和基于石墨烯的超导约瑟夫森器件等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解决了阿勒泰超长铁陨石陨落带的形成机制,实现我国近地小行星撞击落点预报研究的重大突破;

  牵头组织了国内外多个机构的天地基天文观测设施,联合对人类首次行星防御任务DART的撞击效果开展了自主评估;

  首次数值模拟了强子夸克渡越模型的中子星双星并合引力波信号;

  银河画卷II期新增250平方度巡天数据并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执行第三十九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太赫兹任务。

获得荣誉:

  “空间目标实时天文定位技术及应用”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空间碎片观测网设备研制与观测组荣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一人获评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和中科院“一所一人一事”2022年度感动人物提名;

  一人当选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

  一人获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