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交流,使高校青年更好的了解紫金山天文台(以下简称紫台),激发他们对天文科研的兴趣,紫台于7月14日-18日举办暑期夏令营,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近50名优秀大学生参加了此次夏令营。
7月15日上午,夏令营开营,首先,紫台副台长常进致开幕词,也为期一天的学术报告活动拉开序幕。常进研究员从时间、空间、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史,结合紫台现阶段各研究团队研究方向,言简意赅讲述了天文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和现代天文前沿科学技术领域。幽默诙谐的言语让营员们深感天文学的魅力。史生才研究员作《太赫兹超导探测器技术》报告,介绍射电望远镜系统的组成,ALMA,SKA以及南极天文相关内容,范一中研究员、刘四明研究员、纪丽研究员分别作《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项目及紫台的科学组》、《宇宙中的高能粒子》、《宇宙伽玛射线暴》、《Spectroscopy in High Energy Astrophysics》一系列学术报告,下午,营员们聆听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关于人生哲学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大学马石庄副校长的《感性的人与能动的实践》,老师从“人为什么活着”到“对人生的看法”,并引用西南联大的精神告诫营员们:“身处逆境,而正义必胜的永不动摇信念,以及对国家民族的前途所具有的高度责任感,曾启发和支撑了西南联大师生对敬业、求知的追求”。随后,季江徽研究员、陈学鹏研究员、汪宏波博士分别作《行星科学:一个充满活力的前沿科学领域》、《分子云与恒星形成》、《人造天体动力学与探测》等学术报告。营员们深深体会着研究员们的精彩报告,并与他们沟通交流,研究员老师们深入浅出的回答激发了营员们对科研的兴趣,这为他们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6日,营员们前往紫台盱眙观测站参观。到达目的地后,吕静老师为营员们作《紫台介绍》的精彩报告。包括紫台历史,现今正在发展的前沿科学,毕业生们可喜未来等等。营员参观了盱眙站口径为105/120厘米的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和口径65/73厘米水平式空间碎片探测望远镜。盱眙天文观测站是我国唯一的天体力学实测基地,主要从事太阳系天体和人造天体动力学的实测研究。营员们实地参观了望远镜的主控室,通过实际接触丰富了对天文学的感性认识,亲身感受了野外观测的不易,对坚守野外工作的科研人员表达了钦佩之情。
18日,在研究生科普小组组长、学生会副主席马月辉同学的带领下,营员们参观紫台紫金山园区,有营员表示,从前只能在历史书中见到的仪器,在这一天真实地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心中的激动之情难以言表。活动最后,营员们在紫天文台合影,至此,历时一周的2015年紫金山天文台大学生暑期夏令营圆满结束。










研究员与营员在学术报告中互动

马校长为营员作报告

参观盱眙观测站

讲解古代天文仪器

合影留念